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
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红领巾”走向实践大课堂——我省少先队组织积极构建社会化工作体系

来源:河南日报 [2022/10/14]

10月12日,在第73个少先队建队纪念日来临之际,一批“红领巾”走进省科技馆参与“红领巾创未来——少年科学院”实践体验活动。当天,由团省委、省少工委、省科协联合创建的全省首家“少年科学院”科普实践基地挂牌,全省首家省级场馆少先队组织省科技馆少工委成立。

这是我省少先队深化校外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省少先队积极链接社会化资源,打造“校外+校内”互为补充的少先队育人模式,构建起资源共享、协调联动、活动互补的社会化工作体系,“红领巾”在实践中立志向、长本领。

延伸组织触角,“红领巾”走向“大课堂”

建队纪念日前夕,郑州市少工委开展百校百地共庆建队纪念日活动,少先队员在沉浸式打卡活动中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今年,省少工委联合省文旅厅等单位开展“红领巾寻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红色基因、文化传承等主题,打造百条“红领巾寻访”精品线路,形成“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

少年儿童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组织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全省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成立了1021个街道(乡镇)、社区(村)少先队组织。

在开封,市少工委联动市博物馆等37个单位成立了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郑州金水区,78个社区(村)、120所中小学少工委和20余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少先队组织结对融合共建;在许昌,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工委成立,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不断丰富。今年,全省867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织30余万名少先队员走进更广阔的实践课堂。

立足实践育人,知行合一促成长

实践活动是少先队社会化的依托,是校外少先队组织团结教育引领少先队员的主要方式。落实“双减”政策后的第一个暑假,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喜迎二十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安阳市少工委联合安阳市少年军校总校举办特训营活动,少先队员们走进少年军(警)校;许昌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消防支队等实践教育基地。各地还广泛举行了青年之家·红领巾学堂、青少年宫下基层、社区小主人、红领巾讲解员等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成长。“我们在科技馆听科普知识、访科技成果、做科学实验、学科学原理,非常有趣。我要好好学习科学,大胆探索,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少先队员胡芷涵说。

聚焦队伍建设,链接社会资源

“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艺术教育,努力‘化茧成蝶’”,这是信阳市第三小学校外辅导员石婷的座右铭,她帮助数千名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实现了舞蹈梦。

新乡学院附属中学校外辅导员付瑞,组织学校和社区少工委开展“迷彩少年”等系列活动,少先队员在活动中磨砺品格、坚定意志。

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离不开这样一支强有力的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团省委建立以各级团属协会成员、团委委员、青联委员为主体,优秀团员青年、志愿者等为补充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并聘请学生家长、退休教师和优秀大学生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9.9万余人的校外辅导员库,发挥其专业特长,形成教育合力,成为校外少先队工作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