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
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河南工程学院:用好“雷锋”名片,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2021-11-29]

今年以来,河南工程学院坚持用好“雷锋”名片,通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传播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理念,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引领更多的青年人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行动者、践行者,助力学校所在地新郑市文明城市创建。

雷锋精神“树起来”。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依托“团校”、“师生宣讲团”,积极开展党史青春课堂,教育引导河工学子学党史增自信,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新征程。开展网上学雷锋系列活动,以“重温雷锋日记”、“发现身边的雷锋”、“战疫雷锋”等活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描绘“志愿红”,献礼百年华诞。作为推送红色文化作品主力的河工青年媒体中心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校园媒体”、“优秀媒体”。强化推广运用,发挥思想引领与红色教育效用,积极推动将校史红色文化读本等丰富素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青年教师入职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学习教育中构筑当代河工人的文化自信。

雷锋故事“讲起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宣讲,为迎接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邀请《解放军报》原副主编、《雷锋》杂志总编陶克将军以“百年初心与永恒榜样”为题作了一场弘扬雷锋精神的报告。师生广泛开展宣讲,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开展红色文化“特色教育”,营造生动场景,提供鲜活教材,推动学生自觉成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宣传员和实践者。

雷锋文化“活起来”。培育校园文化精品,打造生动的“舞台思政课”。发挥舞蹈、音乐和服装表演等专业优势,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触动灵魂、身临其境、情融其中的“红色舞台”,形成好看、好听、好传的立体化红色矩阵,实现思想引领与美育塑人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每年组织青马学员及团学骨干寻访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祭奠红色英烈、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等全方位“沉浸式”的“红色寻访”形式,赓续红色血脉,勇担初心使命。开展社会实践,组建红色实践团赴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弘扬“青˙红”文化,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项目获批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立项。开展生态环保志愿行动,利用植树节、森林日、世界水日等公众主题活动,动员青年学生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生活活动,提升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科普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优秀小分队、优秀个人奖。开展学雷锋文化艺术作品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校同学征集“‘雷锋’事迹随手拍”、“三行情诗敬雷锋”等图文、诗歌、音视频作品,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展示。

 雷锋基因“传下去”。学校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认真梳理学校各学科、各领域为党为国为校奋斗奉献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组织编写《筑梦河工----这些学子那些成长点滴》一书,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感染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深入人心。坚持系统挖掘凝练,编撰系列校史红色文化宣传产品。通过召开雷锋精神研讨会、设置红色文化项目等,加强对雷锋精神的深入研究。强化校地对接,形成传承红色基因的多方联动,在实践总结中理清思路。

河南工程学院在活动广泛而热烈的开展过程中,催生了众多文化活动品牌,涌现出了大量文化成果精品,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提高,校风和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更加高涨,学习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学校师生中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