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
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南实践】源头施策 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来源:河南法制报 [2023/10/13]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焕发光彩?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中原盾特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南实践”专栏,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扎实推进“四治融合”,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平安河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博爱县法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

解纷于萌芽止讼于未发

博爱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了从矛盾纠纷的源头到末梢的完整治理链条,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执行案件3900件,案件数同比下降13.54%;万人成讼率35.27%,同比下降15.58%,居全市第一。

诉前调解

构筑前端化解大格局

今年年初,博爱县委、县政府出台方案,依托府院联动平台,通过完善诉调、访调、警调对接机制,形成了“人民调解全程参与、法律服务主动参与、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参与、法院保障履行”的大调解格局。

博爱县法院将诉讼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揭牌成立博爱县诉前调解中心,由8名擅长金融、家事、道路交通事故、物业、行政等领域的专业调解员组成,受理法院委派和委托的各类案件,承接博爱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各乡镇调委会、各行政机关调委会、行业调委会转来的案件,确保案件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减轻涉诉当事人诉累,做到案结事了。

源头把控

建立基层解纷服务网

为切实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该院3个法庭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与乡镇综治办、信访办全面建立“一庭两所两办”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并在法庭设立联络站和调解室,通过构建村(社区)、乡镇(街道)、“一庭两所两办”调解室三级调解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对于在调解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我们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该院副院长闫琳琳说,在调解一起相邻纠纷案中,法庭发现在拆旧建新过程中,极易引发相邻纠纷,在与司法部门结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目前已在全县适用,相邻纠纷案件出现减少趋势。

“三联四网”

破解行政争议解难题

该院借助府院联动机制,构建“三联四网”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形成了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新模式。

建立博爱县行政争议化解中心,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统一纳入,既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又接受行政复议机关和法院的委派委托,实现行政争议一体化管理、一站式解决。

建立检察监督制度,将检察监督职能前移,通过检察机关诉中出庭、诉后检察建议等形式,促使行政争议依法化解。建立法、检联络人大代表工作组,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定期听取代表意见,提高群众满意度。

博爱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谷同飞:

我们把诉源治理作为一项长效工程,切实把诉源治理作为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的“第一窗口”、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良药”、实质化解纠纷的“第一防线”,用最快速度兑现合法利益诉求,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三四五”工作法多元解纷有温度

近年来,街道旧城改造加速推进,流动人口持续增多。为有效防范风险隐患,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主城区的九里山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三四五”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搭建“三个平台”调解路径更多样

该街道办事处通过建设各类调解平台,让广大群众找到了“说理”的地方。

纵向建好街道、村(社区)调解平台。深入推进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矛盾纠纷调解室,履行矛盾纠纷化解统筹、协调、指导、转办、督办五大职能;整合社区民警、司法工作者、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调解资源,实现受理、分流、协调、处置、调解、援助、督办、反馈一体化功能。

横向建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平台。会同司法所、派出所及街道各职能部门,打造交通事故、医患纠纷、自然资源、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等领域调解平台,抓好调解员队伍建设。

线上建好网络调解平台。推行“调解+互联网”模式,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等单位人员、网格员、五老乡贤、法律顾问等入驻调解平台,通过递进式预防化解工作路径,实行归口办理,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分流、源头化解。

健全“四项机制”调解方法更规范

该街道办事处完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体系,制定《关于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落实预防预警机制,强化源头防范,对各类矛盾隐患实行分级预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行矛盾纠纷村(社区)日排查,乡(街道)周碰头工作机制,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排查研判;健全落实分类归口处置机制。对收集到的或群众要求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统一登记受理,逐项建立台账,遵循“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矛盾纠纷调结报告制度。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召开联席会议进行调处,实现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纠纷联排、矛盾联调。

强化五项措施调解质效再提升

该街道办事处充分整合资源,通过强化五项措施,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清单管理让调解更有效率。对收集到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归整,按照属地权限和行业责任分流交办,逐一建立矛盾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确保按时“清零”。

爱心解纷让调解更有温度。办事处、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开展“敲门行动”,走访矛盾纠纷当事人,用真情感染当事人。

品牌力量让调解更有力量。加大品牌调解室建设力度,在村(社区)选择有威望的人员加入中心建设品牌调解室。如今,“小可说事”品牌调解室已成为湛河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调解能手让调解更具满意度。针对有化解难度的矛盾纠纷,由调解能手进行跨区域协调解纷。

诉调衔接让调解有法可依。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

成绩亮眼

2022年以来,该街道办事处共化解矛盾纠纷201件,满意率达97%,荣获2022年湛河区“三零”创建先进街道等称号。

从症结入手用真情解忧

汽车租赁有争议

“背对背”调解除心结

近日,方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表达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感谢和认可。

2022年9月,方先生和朱某签订《汽车租赁合同》,约定朱某向方先生提供新能源厢式货车一辆,租期6个月,方先生每月按约定支付租金,使用汽车。今年1月,方先生发现该车辆不见了,同时收到一份告知函,告知该车辆租金逾期,被某汽车租赁公司收回。方先生联系朱某得知,该车辆与汽车租赁公司存在租金纠纷。方先生要求朱某退还押金和当月租金,但多次协商无果,遂到该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申请调解。

收到案件后,调解员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讲事实、说法理,听取双方的观点和意见,同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顺利化解该起汽车租赁纠纷。

事故赔偿引纠纷

教育引导换位思考

近日,商城县司法局长竹园司法所工作人员成功化解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受到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日前,秦某驾驶的三轮摩托车和王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发生碰撞,致王某和其两轮摩托车搭乘人王某某腿部受伤。秦某在垫付2000元医疗费后便玩起消失。无奈之下,王某和王某某家属来到长竹园司法所申请调解。

调解员及时与秦某和其所在村委会的负责人联系,详细了解案情,教育引导秦某要积极配合调查,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随后,调解员运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对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警示秦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取得对方谅解,不能以家庭困难逃避责任。同时,调解员又耐心劝解王某某及其家属,可适当考虑对方情况,作出一定让步。经多番协调,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赡养问题起冲突

巡回审判守护“夕阳红”

10月9日,安阳县法院白璧法庭法官和书记员等人审理了一起特别的赡养纠纷案。考虑到原告田老太年事已高,工作人员深入当事人居住地村委会进行巡回审判,并邀请人民调解员及村委会干部等参加庭审,适时进行联合调解。最终,在听取各方意见,厘清原、被告之间的矛盾焦点后,法官耐心释法明理,促使各当事人同意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矛盾调处平安常驻

“1349”模式促优基层治理

近年来,修武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新举措,创新“1349”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建立一套体系凝聚工作合力

该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乡镇党委书记任本地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村(社区)层面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该县建立周调度、月例会、年总结机制,及时分析形势、查找问题、部署任务、表彰优秀。

实行“三级联动”提升治理效能

该县实行“三级联动”,建立“网格+调解”模式,村(社区)调委会建立“网格发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有本级无法有效处理的,将按“黄金7天”原则,第一时间上报到乡镇调委会,由其指派调解员协助解决;若情况特别复杂,上报至县人民调解协会,由其指派调解专家库人员、专业调解员介入。

坚持“四位一体”维护社会稳定

该县坚持“四位一体”,成立人民调解协会,县、乡财政利用调解专项经费,聘请专职调解员,建立社会化品牌调解室;建立专家介入保障机制,为重大矛盾纠纷提供调解资源;在全县推广“调解前置”“四不”机制,帮助当事人实现和解;注重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和心理服务专家团。

针对建筑领域的重点矛盾纠纷,指派调解专家和专业调解员介入,与当事人沟通制订解决方案。2022年,该县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16起,化解率达92.8%。

强化“九调衔接”确保化解实效

该县全面推行“诉调、检调、访调、警调、仲调、专调、网调、群调、心调”九种调解衔接制度,在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信访局、县人社局、县公安局设立对接室,主动受理符合调解条件的民事和刑事诉讼、信访、仲裁及治安类矛盾纠纷;设立调解专家库,对接调解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在县综治中心设立综合化解对接室,聚焦网格排查、群团组织推送和心理疏导类矛盾纠纷,形成联动高效的解纷格局。

【平安建设无止步】

该县连续17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等次,被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两次获得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今年以来,该县共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964件,化解率达84%。

“九法”定分止争

近年来,渑池县陈村乡深入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矛盾化解“九法”,融合情理法,实现定分止争促和谐,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抓住争议焦点找准突破方向

一是政策攻心法。针对改革发展中征地拆迁补偿、矿山资源、土地规划审批、土地性质变更等政策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协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参与调解,有针对性地向当事人宣讲相关政策。二是准绳教育法。针对人身损害赔偿(民事赔偿)、婚姻情感、民间借贷、赡养老人等纠纷,组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和“五大员”队伍,对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以案明理;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引导当事人严于律己,遵守村规民约。三是权衡利弊法。针对诉求过高或可能发生越级上访的当事人,通过类似案例讲明利害,稳定当事人情绪,引导其依法依规反映诉求。

强化心理建设提高调解成效

一是降温冷磨法。针对当事人期望值过高或情绪激烈的矛盾纠纷,给当事人留出冷静期,抓住有利时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二是换位思考法。当双方各抒己见、互不退让时,运用共情同理心理,引导当事人互换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双方端正态度。三是面背谈心法。当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时,先给予“一对一”的情绪疏导,再进行“面对面”协调,促使双方相互谦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有效提高调解成功率。

协调联动发力营造和解氛围

一是趁热打铁法。在全面吃透矛盾双方争议事实的基础上,注重把控调解节奏,对分歧不大、双方隔阂不深,且当事人较为通情达理,但纠结于细节问题的,锚定双方的最大利益平衡点,促使尽快达成和解。二是阳光听证法。在乡村两级建立由基层政法干警、“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老教师、乡贤及有威望的长者等组成的听证员信息库,对疑难问题进行公开“会诊”,并结合相关法规提出评判意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实现解心结、化纠纷。三是理智诉讼法。对经过反复调解和听证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民间借贷、恶意欠薪、重大交通事故赔偿等纠纷,乡综治中心提前与法院沟通协调,引导矛盾双方依法提起诉讼,并提供法律援助,推动矛盾纠纷法治化化解。

【“三零”创建收效显】

近3年来,该乡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3起,连续5年无命案发生,24个村(社区)均达到“三零”目标,先后被评为全省“三零”创建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三门峡市平安乡(镇)和三门峡市平安建设年度考评优秀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