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法治元素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法治元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经济发展
【扩投资】
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依法盘活用好专项债务结存限额。
【处置风险】
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精准处置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平稳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大型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反垄断】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改革反垄断执法体制。
【资本健康发展】
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依法坚决管控资本无序扩张。
【保护企业家权益】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金融监管】
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金融稳定法治建设。
【严格标准】
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生态建设
【依法治污】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政府依法履职
【完善法律法规】
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80件次。
【接受监督】
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建设廉洁政府】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政府工作人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
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
【信用体系】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律服务】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食药安全】
严格食品药品疫苗监管。
【安全生产】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改革和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
平安中国
【国家安全】
深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严打犯罪】
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保障民生
【住房保障】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保护权益】
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军队建设
【依法治军】
人民军队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深入推进练兵备战,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港澳台工作
【依法治港治澳】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我们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