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青春奋进现代化 挺膺担当建新功”——“青言青语”朗读者活动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举行。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秦倩出席活动并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韩启忠出席活动并致辞,省青联委员、省青科协会员、青年科技工作者8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省各级青联组织和青联委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在深学细悟中把准方向,确保青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广泛宣传阐释,在凝聚青年中发挥作用,广泛汇聚其奋进新征程的青春力量;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青年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和“1+2+4+N”目标任务体系,团结引领各界青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才俊,讲述了他们以科技报国、以文化育人的生动故事。
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防控所研究员李睿,分享了其与猪蓝耳病病毒“斗智斗勇”的科研探索,不仅将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更将其转化为养殖户手中的检测试剂和防控方案,实现了从实验室到服务产业发展的价值跨越。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彤,在害虫防控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积极构建害虫防控技术体系,努力让害虫无处遁形,为每一粒粮食站好守护岗。
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彭廷分享了其面对大穗型水稻“籽粒灌浆难”的行业痛点,深耕水稻栽培生理研究,创新推出的“粮饲型再生稻”模式,让同一块田“一季收粮、一季收草”,实现了“粮食不减产,多收一季草”的绿色奇迹。
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河南大学教授赵翔分享了其在遮荫导致的弱光胁迫制约粮食增产难题上的探索与突破,通过潜心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努力破解植物“追光”的分子密码,为实现“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青春智慧。
河南省青联委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沿技术及战略研究院副所长严登明,他致力于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用数字技术为母亲河打造“智慧大脑”,让水沙模型更精准、调度决策更智能,用科技创新守护黄河安澜。
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博物院讲解员王文博,分享了其如何以青春视角活化文物、以数字技术赋能传承,致力于以现代传播方式活化历史文物,为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注入了青春活力。
活动期间,省青联委员一行还走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展览厅,深入了解我省在农业科技前沿的最新进展与创新成果。
据悉,“青言青语”朗读者活动自2020年第25个世界读书日启动以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走进企业、机关、学校、乡村,带动430多万名青少年在交流互动中培养读书习惯、厚植家国情感、担负时代责任,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建功民族复兴新征程。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