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创新实施“三聚焦三强化”工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聚焦主题设计,强化实践育人实效。河南农业大学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作为实践方向,设置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12项实践主题。依托农业高校专业优势组建1000余支团队,其中2支实践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文化主题专项活动,3支实践团队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项目,单支实践团队最长服务时长为21天,多支团队实践内容获中华网、大象新闻等主流媒体转载。同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103个,打造“百名教授 千名学生 服务万村”特色实践活动品牌,拓宽实践育人实效落地生根路径。
二是聚焦校地协同,强化资源整合。河南农业大学与32个县(市)区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构建起“基地共建、资源共享、需求对接”的协同工作机制。大学生实践团队依托工作平台和地方工作实际,开展“一村一品”产业调研,形成150余份调研实践报告,为当地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健全长效机制。河南农业大学创新推行“实践+思政+双创”融合模式,为学校社会实践特色品牌蓄势赋能。这一模式有效推动实践成果从“调研报告”向“落地项目”转化、从“短期服务”向“长效机制”延伸,既提升了社会效益,又深化了育人成效,通过多元实践平台,实现双向赋能,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持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