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春风,杨淑娟作为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掌舵人,正激情满怀,朝着为更多乡亲致富梦想的彼岸,踔厉奋发,扬帆启航。“我以为,我所有的信仰,都来自于我敢!”这是她公司的标语,也是她干事创业的心声。
一敢从头再来:舍弃繁华都市生活,扎根贫困山区创业。
2016年11月,杨淑娟毅然辞去在杭州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信阳商城,立志扎根贫困山区,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对于她的选择,她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毕竟大多数年轻人回乡创业前途未卜。可在杨淑娟心目中,家乡商城县虽然是国家贫困县,但它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多年来乡亲们找不到市场和销路,以至于很多农产品却没有转化为实际收入。这些困境,让她意识到或许自己可以为家乡脱贫贡献一份力量。
杨淑娟性情爽快,做事干练,想好就做。她结合自己的技能特长和职业经验,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建发展起一支20多人的专业电商团队。她秉承“电商为媒、绿色助农”的公司经营理念,采取“互联网+现代生态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创新模式,推动商城地方特色农产品“上网触电”,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更多健康有机的农产品进入都市,卖向全国,不到一年就卖出70余万单1000余万元。
看着一份份订单纷至沓来,杨淑娟比乡亲们还开心,“一想到我们多卖出一单,山里的乡亲们就能增加一份收入,大伙的劲头就更足了。”销路一旦打开,带动了商城县其他的特色农产品。黑猪肉、农家土鸡蛋、手工红薯粉、大山油栗子……这些以往在乡亲们身边司空见惯、卖不上价钱的“山里货”,如今都成了电商平台的“抢手货”,更成了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二敢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稻鸭合作”,科技赋能产销两旺。
市场需求旺盛,商品火爆,业务增多,这让杨淑娟的原耕电商上千平方米仓库装满了从各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精心挑选、专业检测过的土特产品。从小在这片黄土地上长大的她感触颇深地说:“这里的每一件家乡特产都是我心中的宝贝,为了让它们从大山深处走到千家万户,付出再多也值得!”
说起家乡的特产,杨淑娟还有一件特别自豪的事,就是为家乡培育了“稻鸭米”。三年前,她和团队结合本地生态优势,谋划了“稻鸭共作”产业项目,建立标准化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引进优质稻米品种,打造高端米品牌。目前已发展“稻鸭米”1.2万亩,而且全部实现订单式种植,全程可溯。绿色种植,天然无害,让精心培育的“稻鸭米”每公斤都可以卖到20元以上。“稻鸭共作”成为商城县名声在外的脱贫致富惠民产业。
经过多年努力打拼,她不仅一定程度上为乡亲们解决了优质乡村特产的销售难题,还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
三敢勇毅前行:青春圆梦不忘初心,优秀青年勇担责任。
一心追梦,勇毅前行。如今杨淑娟不仅在这个美丽的乡村实现了她的创业梦,也在马不停蹄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公司成立6年来,已培养打造出一支拥有80多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与全县近百家担负产业扶贫任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累计完成订单900万个,线上线下实现交易额近2.8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额1亿元,直接带动贫困户265户,间接带动贫困人员3600人。
在政府扶持下,杨淑娟与“小伙伴们”成立电子商务创业协会,共举办电商培训班22期,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200余人,帮助开办淘宝和微商店铺近万个,有力引领了县域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杨淑娟把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不忘致力于公益事业。她带领公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20余次,向贫困村、贫困家庭、社会公益活动捐款捐物总额380万余元。每到学生们的假期,杨淑娟还有一项“特别任务”——为商城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在读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帮扶岗位。“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电商人良好的社会形象。”她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面对未来,杨淑娟信心满满地说:“未来我们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