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大考
考 场:武汉街头
考试方式:守在武汉送外卖
姓 名:赵彬
性 别:男
年 龄:30
身 份:饿了么外卖小哥
30岁的赵彬,是一名在武汉工作的饿了么外卖小哥,老家在河南南阳唐河县赵庄村。他原本打算趁春节多赚些钱缓解家中经济压力,但受疫情影响,外卖送单量骤减,代买生活物资的订单增多。是坚守岗位还是像同行一样休假?深夜街头,面对哭着求助的老年病患,是送她回家还是让她在雨夜中继续等待?看着往常“热气腾腾”的城市突然“生病”,他会作何选择?
今天,一起来听听90后外卖小哥赵彬的故事。
答题卡 | 疫情图鉴
答题卡 | 心路历程
武汉封城的76天中,赵彬一直坚守岗位,帮人代买生活物资,给医护人员送餐。
他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每天送外卖时,随身携带一部用了7年的单反相机。疫情期间,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特殊时期的别样武汉。
原本打算趁春节多挣点钱
赵彬16岁就开始外出打工,第一个落脚城市就是武汉,之后又去了深圳、北京、西安,2018年又回到武汉,成为一名外卖小哥。
2020年春节,赵彬没回老家,尽管家中有3岁的大儿子和才3个月的小儿子。他想趁春节时多赚点钱,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赵彬说,疫情突然大面积暴发,好多同事都休息了。正常情况下,周边区域每天有二三百名外卖员工作,但疫情期间,只有不到20人还在送外卖。
他也曾害怕恐慌,但在武汉待得久了,每天用镜头记录街头日常,赵彬对这个热情直爽的城市特别有感情,“特殊时期,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我帮河南老乡买了60个馒头”
赵彬以前一天可以送40到50单,受疫情影响,订单与日俱减。但生活用品代买的单子多了,也有熟人通过微信找来,让他帮忙购买物资。
2月中旬,武汉下雪了,气温骤降。赵彬接到一个订单,要求他帮忙代买鸡蛋。正在送鸡蛋的路上,他又接到客户电话,“再帮忙买点青菜和面粉”。
挂了电话之后,他准备再去超市,路上见有郊区村民出售自家种的新鲜青菜,就直接采购了一些,临走还不忘送给摊主几个口罩。赵彬到了超市又给客户打电话:“这边面粉没有了,我看西红柿不错,再给您买点吧。”对方一再表示感谢,加了微信直接发来数倍于订单金额的红包,赵彬婉拒了。
3月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赵彬依然忙碌不停。一个河南老乡给他发微信说想吃馒头,问能否帮忙买点。他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沃尔玛超市,一次买了60个馒头给老乡送了过去。
最令赵彬难忘的,是大年初二那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凌晨一点左右,在武汉协和医院附近,他被路边一个拿着新冠肺炎检查报告的老人拦住。通过交谈得知老人的孩子在外地没法回来,老伴又去世了,她从医院检查出来想回家,实在打不到车,也没有公交车,她哭着求赵彬送她一段。
赵彬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拉上老人往前走,走了一段路后遇见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帮忙把老人送回了家。
用镜头记录特殊时期的武汉
疫情期间,除了送外卖,赵彬也没有停止拍摄。大年初一那天,他特意去了长江大桥、武昌火车站、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地标场所。往常的热闹喧哗之处,当时却是空无一人,他有些心酸,边拍照边流泪。
去超市代买物资时,赵彬也会随手拍些照片发在朋友圈,告诉大家“武汉物资供应没有问题”。送餐时候收到路人赠送的口罩,他也会记录下来,用图片日记传递着特殊时期的温暖和希望。
有一天在中华门码头,赵彬见到有人在冬泳,岸边等待的还有刚从水里上来的孩子和狗。当时他很感动,“武汉人有这股精神,一定能挺过难关”。
如今,武汉解封,生活重启,赵彬的外卖接单陆续恢复正常,他盼着七八月份回老家看看久违的家人。
评卷人评语
赵彬,你用勤劳勇敢参战,你用镜头记录武汉,你奔走在清冷的街巷,却是别人殷切的期盼,你的彬彬有礼,是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 王士祥(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